2022年1月起,建築週報取消《報告》專欄,改為即時登錄於本索引網頁
<報告閱覽>相關訊息區分為〔報告〕〔書訊〕兩大類
2023 | 〔報告〕 〔書訊〕 | 7月。8月。9月 7月。8月。9月 | 10月。11月。12月 10月。11月。12月 | ||
2022 | 〔報告〕 〔書訊〕 |
出版社:PCuSER電腦人文化
出版日期:2023/05/06
目錄
前言與導讀──疫情蔓延下的困境與轉機
雙北—台灣首都圈建築雙城記
淡江教會(淡海文教中心)
富富話合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
桃竹—新銳建築奇謀進行式
桃園市立美術館
新竹市立動物園
台中—奇觀式前衛建築的產地
台中綠美圖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
台中國家歌劇院
雲嘉—平原裡的建築曠野寄情
北港文化中心
嘉義市立美術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故宮南院)
台南—多重歷史疊加下的城市建築底蘊
林百貨
南埕衖事
水交社文化園區
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
新化果菜市場
河樂廣場
台南市立圖書館總館
台南市美術館2館
大新園
高屏—高屏溪流域左右岸的建築演化
高雄海洋流行音樂中心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屏東縣民公園
驛前大和咖啡館
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
宜蘭—台灣原生建築烏托邦
礁溪長老教會
羅東文化工場
花東—背山面海下的自然建築地景
富里車站
國立台東大學圖書資訊館
公東高工教堂
澎湖—島嶼之間的建築群落漂流
緣宿
作為雜想與啟示的後記
。。。。。。。。。。。。。。。。。。。。。。。。。。。。。。。。。。。。。。。。。。。
【演講訊息】變革:反思臺大城鄕基金會30年展 主題活動與展場導覽
變革:反思臺大城鄉基金會30年 - Change and Innovation https://ntubprf30.online/
1990年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成立「規劃研究室」,強調規劃設計的學習與實踐必須面對真實的社會情境。1994年正式轉型為「財團法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歷經30餘年的組織運作,執行600餘專案,足跡遍布臺灣各地。這些計畫強調社區的深度參與,見證與伴隨了在地社會與環境的變遷。基金會自許成為具有社會責任的專業組織,每隔10年出版專輯,檢視專案成果與規劃設計專業的社會角色。第10年主題為「拼桌」、第20年為「群策」,本次30年專輯主題為「變革」,具有以下意涵:
- 基金會的創建源自1990年代社會普遍要求民主化與改善城鄉環境的期盼。
- 以參與式設計、社區設計的落地實踐,回應社會需求,在集體創意過程中尋求創新的解答。
- 從反思中持續找尋專業的變革與與實踐方法。
我們自2021年秋開始籌備這次展覽與出版工作,檢視過去專案資料,展開與工作人員、合作專家顧問、社區的訪談與對話,重新檢視過程與方法,梳理成果,反思今日仍須面對的課題。最後,挑選20個案例,分別從建築、文化資產、社區、土地等面向,主要探討以下議題:
- 建築或環境設計中使用者、社區的角色為何?如何加入設計與營造過程?空間模式與空間劇本做為設計方法,其成果與限制如何評價。
- 文化資產強調「活的保存」,不僅是實質空間保存,也是社會面向的保存延續與創新。不同條件的社區,「活的保存」的意涵與可能方向。
- 所有規劃設計由社區啟動,認識社區梳理議題,促成共同意向的表達,匯聚力量導向正面成果,規劃設計者與社區的關係為何,如何持續性的支持社區活力。
- 土地的使用受到來自國家制度與各行動者的力量所干預,規劃設計者如何面對具衝突的主張,找尋社會共享的價值與行動方案。
這次專輯與展覽不僅是回顧,而是重新梳理專業與社會的關係、參與過程的關鍵作法,更重要的是指認今日仍遭遇的問題與困難。藉由反思蓄積下一階段的創新動力,並期望激發更好的作法與看法。
出版日期:2023/04/30
前言/Overview
基金會三十年︰變革、方法與反思
30 Years of the Foundation: Change and Innovation, Method and Refection
理論與實踐的平衡︰城鄉所與城鄉基金會
Balanc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n the occasion of the 30-year exhibition of NTU Building and Planning Research Foundation
對城鄉基金會的一些思考
Building and Planning Foundation: Hester Thoughts
空間實踐需要更多一些「社會參與空間」
Spatial Practice Needs More "Public Participation"
總論/Overview
變革中的專業者︰反思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三十年
A Professional Practice in Continuous Change and Innovation: Reflections on 30 years of NTU Building and Planning Research Foundation
建築|Building Design
宜蘭演藝廳︰面面俱到、耳目一新的三面式劇場
Yilan Performing Arts Center: Considering all sides, a brand new thrust stage theater
蘭陽博物館︰蘭陽平原做為地方敘事網絡
Yilan County Museum: Nurturing an eco-museum network from local environment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兒童醫院︰以兒童使用者為核心、小基地大量體的建築規劃
A Planning and Programming for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hildren's Hospital (NTUCH): Planning for a high-rise medical building on a small site in the city center
龍井紀宅︰阿媽,房子不用吹冷氣
Chi Family House: Comfort without air-conditioning
禮納里產業發展中心︰災後產業創發基地的營造
Rinari Indigenou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enter: A cultural generator after Typhoon Morakot Rehabilitation Program
四川雅安社區災中心︰兼顧日常公共生活與災時緊急應變的新措施
Yaan Disaster Mitigation Centers: Dual-purpose facilities for daily community activity needs and for disaster-relief operations
文化資產 / Living Heritage
紀州庵︰從保護大樹到城南文學森林
Kishu An Preservation and Regeneration: Student initiative, community engagement,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澎湖二崁︰聚落做為文化資産的價值及保存方法
Erkan Village: Value of settlement as cultural heritage and method of preservation
馬祖芹壁:不只是鄉愁,而是營造「活的保存」
Matzu Chinbe Village: More than nostalgia, it's a living heritage
寶藏巖︰都市自力營造聚落的保存與再生
Treasure Hill (Bao Zang Yan): The preserv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a self-built urban village
光復新村︰從田園城市到多元文化生活聚落的想像
Guangfu New Town Preservation: From garden cities to visions of a multicultural living community
好茶部落︰遷徙與回家之路
Kucapungane Settlement: Relocation and returning home
貝里斯文化之家與生態博物館計畫︰歷史與文化資源作為城市振興的觸媒
Belize House of Culture and Eco-museum pl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s catalyst for urban rejuvenation
社區|Community Planning
大二結王公廟︰不只是一座舊廟保存,而是文化與地方的連結創生
Daerjie Wanggong Community: From preservation of the old temple to community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思源機堡︰從集體記憶到生活地景之共作
Szeyuan Airplane Hangar: From collective memory to the making of a
living landscape
後坤社區︰從蒼涼地景到築夢家園
Houpi Community: From desolate landscape to dream homeland
土地 | Land Use Planning
雲嘉南濱海地區︰黑面琵鷺與地方共生之生態旅程
Yunlin, Chiayi, Tainan Coastal Area: Eco-path towards coexistence of
Black-faced Spoonbills and local communities
從無鹽的結局到黑琵抵嘉︰後鹽業時代布袋鹽田的轉型與在坔創生
Demise of the Budai Salt Flats and the Arrival of the Black-faced Spoonbills: Transforming the salt flats and rejuvenation of the local community
北泰雅原住民族特定區域計畫︰地方知識與土地正義的行動
Northern Atayal Indigenous Specific Regional Plan: Action planning with
local knowledge and land justice
璞玉計畫︰回應在地文化與生態的創新土地規劃
Pu-Yu New Town Plan: Innovations in land planning responsive to local culture and ecology
後記
Postscript
謝誌
Acknowledgemen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